曾凡博签约篮网:22岁年龄成最大优势,双向合同转正概率有多大?
发布时间:2025-10-04

咱们先把Exhibit10合同说清楚——这合同听着陌生,其实就是NBA的"临时工通行证"。

src

简单来说,它本质是一年无保障的底薪合同,但藏着俩"活口":第一,常规赛开始前要是表现好,球队能把它转为双向合同;第二,要是被裁了,去球队下属的发展联盟打满60天,还能拿最高85300美元的奖金。说白了,这合同就是给年轻人一个"试岗"机会——你先跟着球队训练打季前赛,表现好就转双向(工资翻倍,还能打NBA正赛),表现不好被裁了,去发展联盟刷数据还能赚点钱,算是"保底安慰奖"。

那曾凡博为啥签这个?

inews

9月23日,篮网正式官宣签了曾凡博,合同就是Exhibit10。消息一出来,有人觉得"这就是走个过场,打完中国赛就裁",但咱得往深了看——篮网为了签他,刚裁了上赛季有功劳的基恩-约翰逊和前勇士后卫尤里-科林斯,凑出名额组了21人训练营名单,甚至包括10月10日、12日在澳门的NBA中国赛。这说明球队对他不是随便应付,是给了真机会的。

现在关键问题来了:曾凡博能转正双向合同吗?

src, inews

先看竞争环境。篮网目前标准合同满员,双向合同只剩最后一个名额,竞争者有四个:杰伦-威尔逊(24岁)、泰雷塞-马丁(26岁)、德鲁-蒂米(25岁)和曾凡博(22岁)。

这三个老将啥情况?威尔逊上赛季打了79场,场均26分钟,但天赋有限,打了主力还是非保障合同;马丁上赛季因伤顶了卡姆-托马斯的位置,表现中规中矩;蒂米夏联是核心,但夏联"发光体"转NBA的例子太少(比如火箭谢泼德,现在范弗里特伤了都未必留队),他的技术特点在NBA难兑现。更关键的是,这哥仨都24+了,这个岁数还拿非保障合同,基本定型了,没太大培养价值。

曾凡博的优势在哪?22岁,正处于潜力爆发期。篮网现在要的不是"救火队员",是"未来可能性"——今年他们一口气选了五个首轮秀,全是年轻人,根本不缺即战力,双向合同的名额更倾向给有成长空间的。

再看他的硬实力。上赛季在CBA,他场均14.7分4.7篮板1.9助攻1.5盖帽,三分命中率40.5%,拿了最具进步球员,入选最佳一阵,季后赛还带伤扛着北京打总决赛。夏联他也没拉胯,底角三分15投8中,命中率53.3%,全队第一,球探报告说他"出手快,0.6秒完成,不挑传球角度"。长岛篮网的主教练更是直接夸:"他技术好,能投篮,运动能力出色,对两队(篮网和发展联盟)都能贡献。"

OriD

那转正标准合同呢?希望比较小。篮网现在年轻人扎堆,五个首轮秀嗷嗷待哺,明年还是选秀大年,球队肯定想留空间选天才。除非大面积伤病或者交易,否则标准合同轮不到双向球员。但双向合同不一样——只要季前赛证明防守能跟得上后卫、空位三分够稳,就能留下。

还有个关键点:中国赛。10月10日、12日在澳门,曾凡博大概率会出场。这对他是机会也是压力——打好了能圈粉,也能让教练组看到他的比赛气质;但要是发挥一般,可能被贴上"靠市场签约"的标签。

季前赛每次, 曾凡博这一

其实,Exhibit10合同不是终点,是新战场的起点。里夫斯、卡鲁索、文森特这些"落选秀逆袭"的例子,当年都是从Exhibit10杀出来的。他们的共同点是:季前赛每次触球都能转化为正负值+7以上,防守轮转到位,犯规少。曾凡博现在要做的,就是把夏联的三分准星延续到季前赛,把CBA练出的护框能力(场均1.5帽)带到NBA对抗里。

第一

最后说句实话。曾凡博这一步,不只是他个人的机会,也是中国篮球的一次试探。从姚明到周琦,从易建联到现在的曾凡博、杨瀚森,每个球员的尝试都在打破"中国球员打不了NBA"的偏见。哪怕最后没留下,他敢跳出CBA舒适区、去更高平台拼的勇气,已经值得年轻球员学了。

你觉得曾凡博能在训练营杀出血路,拿到双向合同吗?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!